
Introduction
节奏拉满的奋力一战,无所畏惧的勇敢一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靳鹏辉
2023 年的中国车市,无疑给了所有新势力造车当头一棒。
碍于种种原因,生存环境的突然恶化,令大家纷纷遭遇到不同的困难与挑战。可过往经验告诉我们:压力越大,动力越大。想尽一切行之有效的办法走出泥潭,顺势成为摆在每一位参与者面前的考题。
由此聚焦今天文章的主角小鹏汽车,可以说即将过去的上半年,遭遇到了不小的波折,并且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非议与质疑,但通过不懈努力其俨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阶段性答案,那便是 6 月 29 日即将上市的重磅产品——小鹏 G6。关于它,相信大多读者已经较为熟知。作为扶摇架构下的首款战略车型,小鹏 G6 搭载了行业唯一量产的 XNGP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与此同时,搭载了 Xmart OS 4.0 车载智能系统,还配备了高性能、高安全、端云一体的 X-EEA 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和 X Combo 私人定制等智能科技。
电动化方面,小鹏 G6 采用全域 800V 高压 SiC 碳化硅平台并标配 3C 电芯,带来高达 755km 的续航表现,最快可以实现充电 10min,续航增加 300km 的高效补能。
得益于电驱系统的高效率,配合低风阻设计和卓越的能耗控制,百公里最低电耗仅为 13.2kWh。另外,诞生自扶摇架构,小鹏 G6 还是国内首款采用前后一体式铝压铸车身并采用 CI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车型。
也恰恰因为上述强产品力,随着 22.5 万元起步的预售价公布,其迅速受到了终端消费者的热烈追捧,短短 72 小时就收获 2.5 万张订单。
殊不知,就在上周,《汽车公社》与小鹏汽车官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碰撞。至于根本目的,还是想在这款万众期待的产品上市之前,为它更好的建言献策与加油打气。
节奏拉满的奋力一战
首先,作为开场嘉宾,汽车公社总编辑卫金桥直言不讳:" 今年的中国新能源大盘暗潮涌动,竞争激烈、价格内卷、格局扑朔迷离,那么大家必然非常关心,乱战之下小鹏汽车将怎样应对。"
之后,他也特意补充:" 就像今天的主题,小鹏 G6 确实背负着小鹏汽车第二次腾飞的重任,我们也特别期待它能创造智能电动车在中国主流 SUV 市场的新里程碑。"而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主要还是针对小鹏 G6 应该如何进行营销,如何更好的让消费者接受,如何发挥出它全部的战斗力,展开了讨论。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 这款产品真的非常令人期待。" 作为论据,虽然还未最终上市交付,但明晃晃阶段性成绩单不会说谎。
就像小鹏汽车营销副总裁易寒透露的那样:"72 小时收获 2.5 万张订单,从销售组成来看,60% 来自线上,40% 来自线下,那就说明很多用户在没有摸到车、没有看到车、没有试驾过的情况下就做出了决定。对小鹏汽车来说是一种鞭策,接下来我们还有大量活动和线下触点,与潜在客户保持交流。"当然,如他所言:" 应该讲小鹏汽车经历了去年下半程经历了一系列市场波动和内部调整,一线也是亟待这样一个振奋士气、提振信心的产品出现,小鹏 G6 无疑承载了这样的意义。"
至于销售节奏,易寒则表示:" 早在 6 月 6 日我们拥有的 440 家门店展车就已全部到齐,上市之前所有试驾车也将就位,6 月 29 日小鹏 G6 正式公布价格后立刻开启交付。"
而在《汽车公社》眼中,恰恰有了曾经一些足够刻骨铭心的教训,这家新势力造车真的下定决心改变了许多,也希望通过小鹏 G6 为自己重新正名。况且,必须说明的是,曾经大多传统品牌遵循着一款新车的完整生命周期,需要经历 " 下线、预售、上市、交付 " 四大节点。对于一些热门产品而言,提车周期动辄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也十分司空见惯。
但现在,随着电动化转型浪潮的愈演愈烈,终端竞争变得越来越白热化,如此佛系的状态早已格格不入,竞争对手同样不会给你太多喘息的机会。
因此,小鹏汽车即将迎来节奏拉满的奋力一战。
无所畏惧的勇敢一击
谈及当下的中国车市,必然绕不开对 " 蔚小理 " 的探讨。
如果你熟知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便会发现二者的成功之路,在产品端始终与中国车市绕不开的 " 鲶鱼 " 特斯拉,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与差异化,并且起步阶段切入的也是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与内卷的中高端板块。原因不难理解:大多时候,避其锋芒才能更轻松的突围。
反观小鹏汽车,必须承认的是,从推出小鹏 P7 开始,就与特斯拉 Model 3 针锋相对。你可以认为它 " 头铁 ",甚至有些自不量力。
但仅就阶段性成绩单,前者虽然不及后者那般耀眼与现象级,但是仍然用一张张订单证明了自己不容小觑,并给予所有自主品牌一次范例,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在华还远远没到独孤求败的地步。
顺势,到了小鹏 G6,小鹏汽车无疑又拿出了手中最锋利的矛。这一次,对准的最大敌人不是别人,依旧为特斯拉绝对的 " 王牌 "Model Y。毫无疑问,这家新势力造车想要复制小鹏 P7 的胜利。作为旁观者,结合特斯拉 Model Y 那些所谓的先天优势与售价,更想说:" 没有什么所畏惧的,小鹏 G6 只管勇敢一击。" 而在交流中,落地到产品端,同样能够感受到小鹏汽车在这款产品上,具有的那种十足底气。
就像其产品营销总经理黄泓霖输出的:"XNGP 是我们对于智能的定义和解释,全域 800V 的平台是我们对于电动化的解释。"
随后,他也表示:" 小鹏 G6 代表着小鹏汽车成立多年对于智能电动车的阶段性思考,并且把它付诸于实践,是所有最新技术的集大成者。它做到了空间非常好,操控非常好,续航非常远,价格还不贵,同时还具备目前隶属中国第一梯队的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并且这些东西我们不做期货,只做现货,用户提车时候就能拥有与使用。"
《汽车公社》从中读出的更深层次意义还有,为了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这家新势力造车真的已经准备就绪。同时,黄泓霖还回应了外界一些人,对于小鹏 G6 外观设计的质疑与争议:" 造型上大家会觉得看起来和一些所谓好看的产品有差异,最关键的核心还是因为我们的前悬非常短,的确违背了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审美标准。但在智能电动车时代,这就是最新的风向,短前悬也为小鹏 G6 带来了更大的内部空间与更好的操控性。"
在他之后,易寒则继续输出:" 接下来,各位会非常直接地感受到小鹏汽车渠道的变化。具体来看,并非数量上的继续扩张,而是结构上进一步优化。主要方向会将一些小规模、小面积的商超店内部转移,变成集销售、交付、服务、充电为一体的综合性门店。"
同时,据易寒所说," 小鹏汽车会在更多的二线、三线乃至四线市场下沉,会跟市场上更多的投资人,即所谓的授权模式来进行合作,加快对空白板块的占领与开拓。"
除此之外,重新把视线回归到今天文章的主角身上,易寒向大家承诺:" 我们内部已经明确了四季度会成为小鹏汽车在销量上吹响集结号的一个转折点,对于小鹏 G6 来说,也会在四季度承担向前冲锋的重任,今年整个销售结构也会呈现出一新带两强的局面,后两者则为小鹏 G9、小鹏 P7i。"最后,他也非常振奋地表示:" 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已经明确表示,小鹏 P7i 的销量要回到去年高峰的情况,而对小鹏 G6 的预期是两倍于 P7 的销量,这在内部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课题。"
用来参考,老款小鹏 P7 曾经表现最好的那个月,销量曾突破过 8,000 辆大关。毫无疑问,关于小鹏 P7i 与小鹏 G6,这家新势力造车的野心,明晃晃的展现了出来。
或许,也恰恰因为有了产品端的支撑,何小鹏才会在某论坛上有底气表示:" 从今年三季度开始,公司会走入微弱的正循环,从三季度开始到明年三季度,小鹏汽车的正循环速度会加速。从明年的三季度到 2025 年底,会进入超高速的正循环。"写到这里,文章渐渐临近尾声,《汽车公社》始终坚信,拼了命造车总会有收获。中国车市足够大的红利与机遇,还是会留给那些充满勇气的品牌。
不可否认,小鹏 G6 正在向卷而生,小鹏汽车的二次腾飞同样近在咫尺。至于更多惊喜,6 月 29 日的上市发布即将揭晓。
我们愈发期待,这款产品能够顶着特斯拉 Model Y 的重压,在 20 万元 -30 万元的价格区间,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毕竟,相比一家独大,百花齐放才是真。
况且,中国车市也需要更多类似小鹏 G6 般的 " 开拓者 ",彻底将传统燃油车一步步替代,完成真正意义上由量变引发的质变。
|崔力文|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
标签: